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給紅樓才子拍拍手

彥霖與我,亦師亦友。說了大家一定不信,老夫和他,同居福住里,一巷之遙,咫尺若千里。卜鄰對望,雞犬之聲相聞,我們走的是最高境界的時尚:心靈往來。 搖頭晃腦,教書匠一生,自己沒有走出來的美麗;上蒼垂愛,憐憫弱書生,我的夕陽殘生卻乍現等出來的輝煌。學生是教書匠最大的資產,由於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一位好老師,就要耐得住寂寞。良師也好,名師也罷,在建中這棵大樹腳下,沒什麼高調可以唱,守株待兔是唯一的真理。我是聰明人,我懂得等。等啊等,終於等出了一位推理小說家。我打從心裡給他拍拍手。 話說從頭,當年──民國八十九年,台北市建國中學第十屆紅樓文學獎小說獎,共有五個獎額,我授課的兩個班,竟有四位學生獲得此項殊榮,轟動全建中,老夫撿到肉屑,也跟著飄飄然,至今都還津津樂道。彥霖是以「倫敦一八八八」一文獲獎,主題正是開膛手傑克殺人事件。十六、七歲的高二大男生,思維這麼縝密,說故事能力這麼強,令人折服。現在他以推理小說的寫作作為一生課業以外的志趣,深入一想,強哉矯強哉矯,了不起。這是建中紅樓才子的一種典型。遲來的掌聲,啪啪啪,我不吝嗇鼓掌。 《考場現形記》,即將付梓。這是一部歷史推理小說,彥霖告訴我,從醞釀期的蒐集資料到成熟期的創作完成,他整整花了十年的功夫,讓我十分吃驚,也十分敬佩。追本溯源,這部以明熹宗到明思宗崇禎皇帝為背景的推理小說,正是他建中得獎之後,意猶未盡,趁熱打鐵的力作。江山代有才人出,英雄出少年,還真是洵不誣也!才不可掩,自然如此。 本書是以明代科舉制度的怪現狀為基調,對古代儒林士子畢生鑽營仕宦,直入心窩,犀利就是一刀;反諷了一兩千年來令人搖頭的科舉之惡,其實轉了個彎,藉古諷今,也給古八股今八股狠狠打了個無數的巴掌,特別是時下三年兩年就要翻修的教育政策和升學主義這個大怪獸,所引來的動盪不安,作者讓故事說話,痛下針砭,為莘莘學子發聲,作者創作的企圖十分鮮明。替幾十年來的白老鼠一族討公道,隱隱的正義,透過陳淡來代言。不言而喻。 陳淡是這篇小說的靈魂人物,鄉試七試不第。先祖陳賞和文天祥同榜登科,是堂堂一甲進士如假包換的榜眼。曾經顯赫的輝煌過去了,書香門第的家風也中衰了。終於,蒼天不負苦心人,來自福建「耕讀世家」的新舉人,走出鄉關,代替哥哥陳寧肩負陳家重振門楣的重責大任。故事就在演繹這一場禮部貢試的兩段祕辛,鎖院試貢的闈場發生命案,犯案手法竟然和九年前如出一轍。這兩起舉人暴弊事件,在政治上,暴露了東林黨與閹黨勢力的消長與爭鬥,一場攸關大明王朝存亡的密謀,詭異而陰森的悄悄開展;在科舉上,反映了舉子們唯科場登榜是務的悲哀,滿腦子盡是功名利祿,書生一生的成敗也全在科舉定奪的這一把,至於人性醜陋那一面的嚴厲批判,更不在話下,猜忌狹隘、短視近利、拉幫結黨、逢迎拍馬……更是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全篇的基本架構與定調,無非如此。 從小處看,作者凸顯殿閣主考官高揚先生許思恪大學士與副考官劉應義之間的政黨角力;冤屈人物李鍊和張尊的穿針引線,馮敬、林炫的狐假虎威與冷血等等,都有對照鮮明的敘寫刻劃。九年前「司馬興、曹元」←→九年後「洪鈺、黃民安」,暴死的懸疑性與相關性,甚至小自一支筆的遊走,都十分精巧縝密。 看這部小說要有看鹿橋《未央歌》的耐性,才能讀出作者的巧思用心,前半部人物一個個出場上臺,節奏緩慢而豐富紛雜,從四面八方鋪墊,伏筆層層打樁。親愛的讀者,你得還要有看麥克‧道格拉斯主演──《超完美謀殺案》的聚精會神,才能窺其全豹,大歎一聲妙哉!最好你還要有看柯南辦案的童心,完全滌盡俗慮,隨著作者逍遙遊於錦衣衛、東廠、西廠三方匯辦的精采穿梭。看這部小說你也要準備吸收大量而嚴謹的史料──貢院會考、科舉舞弊風雲、政黨明爭暗鬥的黑幕……等等。小大靡遺,考證忠實細心。 「欲聞雍蔽達人情,先向歌詩求諷刺」,古代采詩官發掘民隱,上通有司。作者仿效《儒林外史》刻深嚴峻的諷刺精神,以邏輯性強、布局周密的推論手法,完成這部推理小說,呈現多元多樣的針砭,為這個大時代的官場,隱約提出了深沉的指控。所不同的是,在眾人皆醉、烏煙瘴氣的濁世,作者讓陳淡帶著讀書人唯一的傲骨,放下塵俗的洪流,昂然望天,在紛飛亂舞的雪花中,他獨取聖潔一片,不畏嚴寒,無懼孤獨,在哀傷的悲風中,挺直了腰桿。 讓我們讀著陳淡的一身風骨,順便跌入唐朝,翻一翻劉禹錫的<白鷺兒>。 你看── 「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臺北市建國高中 林明進 2012.05.01